新一輪疫情發生后,面對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“戰爭”,管城區隴海馬路街道黨工委扛穩抓牢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,把疫情當命令,把防控扛肩上,強化答卷意識,迅速進入“戰況”,深入開展“三個一線”工作法,把組織建在一線、身份亮在一線、表率樹在一線,推動“三起來”在隴海落地見效,堅決筑牢街道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。
組織建在一線,讓黨旗飄起來
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。隴海馬路街道組建政策宣講、出行管控、醫療救助、物資保供、轉運關愛5個工作專班,全面激活建立“一辦五專班”指揮體系,深化街道黨工委——社區黨組織——樓院黨支部——樓棟黨小組——黨群中心戶“五級”組織架構,每天一督導、一例會、一研判、一部署。
強化網格力量
實施黨組織進網格、黨員聯戶、人員下沉制度,整合一二三級網格、黨建微網格、樓棟微信群為“一套格”,組建“一二三級網格長+微網格專員”網格隊伍,建立街道、社區、網格“三級聯動”機制,橫到邊、縱到底、管得住、能覆蓋,實現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,確保疫情防控中群眾訴求有回應、問題能解決。
建立堅強組織
在每個社區組建全員核酸檢測、物資保供、流調處置、隔離管控等7個工作小組,在轄區118個樓院、3個執勤卡口建立臨時黨支部,設置黨員示范崗,懸掛黨旗。隴海馬路街道整合市直機關、區直機關下沉力量,在8個封控樓院組建8支“黨員突擊隊”,用好區委下派的5支工作隊,凝聚起群防群控的強大合力。
發揮組織優勢
堅持把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戰斗力,疫情防控工作推進到哪里,組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。充分運用轄區415個樓棟微信群、1149個單元公示牌,及時發布《致轄區居民朋友一封信》、防控政策等,積極引導群眾理解支持防控政策、主動配合防控工作,暢通線上線下反映問題的渠道,打通疫情防控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身份亮在一線,讓黨徽亮起來
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隴海馬路街道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亮明黨員身份、樹立黨員形象的生動實踐,以三項活動為抓手,鼓勵黨員干部主動亮身份、亮職責,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。
積極開展“黨員亮身份”活動
組織黨員在防控一線主動佩戴黨員徽章,志愿者穿戴紅馬甲,讓群眾能夠隨時見到有黨員在身邊、有困難隨時能夠找到黨組織。
積極開展“亮賽比”活動
把防控一線作為“練兵場”“賽馬場”,納入街道“五掛鉤”考核體系,選樹先進典型,打造隴海精神,全員核酸檢測“三個一路小跑”,社會面管控嚴防死守,重點人員盯緊盯牢,物資保供緊鑼密鼓,著力營造“創星爭優”、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。
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
廣泛發動轄區黨政機關干部、醫務人員、物業人員、保供企業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組建10支志愿服務隊,參與卡點值守、物資配送、隔離管控、秩序維持等工作。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,隴海馬路街道19個基層黨組織、121個臨時黨支部、1312名黨員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,發動志愿者407人,帶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1480人次。
表率樹在一線,讓黨員動起來
隴海馬路街道第一時間發出紅色倡議書、動員令,號召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當先鋒、作表率。
開展黨員“雙報到”
積極對接鄭州市人社局、鄭州市房管局、鄭州市大數據局及區直有關部門,6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一線。隴海馬路街道班子成員在社區駐點辦公,科室向社區報到,210名黨員干部全部下沉社區,與社區人員吃住在一起,全面參與社區全員核酸檢測、值班值守、隔離管控等各項工作。
用好網格“微力量”
充分發揮微網格專員“人熟、地熟、情況熟”的優勢,組織190名微網格專員投身疫情防控一線,通過黨員聯戶、守望相助,先后在樓院發動67名醫務工作者、培養153名掃碼員、32名轉運員、236名秩序維護員協助核酸檢測。特別是對網格內鰥寡孤獨、失能半失能、精神病等特殊人群,以及就醫看病等難題,微網格的作用更加凸顯,能夠為群眾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關愛。
開展防疫“大起底”
常態化開展掃街掃樓、上門服務、敲門行動,聯合執法、市場監管、交警、醫護共計35人,組建10個掃街小組,重點對沿街門店、流動人員開展大排查活動。連續10余天全員核酸檢測,隴海馬路街道集中開展大篩查、大起底,化身疫情防控的宣傳員、勸導員、采購員、送貨員、消殺員,累計開展環境消殺200余次,為群眾上門送菜10余萬次,上門核酸采樣20余萬次,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。